出访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教师出国(境)>>出访体会>>正文

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访学总结报告(胡海胜)

2014年1月15日,我独自一人启程从南昌经转广州飞达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再转机到达凤凰城并住宿一晚后,再乘穿梭巴士(Shuttle)于当地时间16日上午顺利抵达北亚利桑那大学(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由此开始了受学校资助的为期一年的访学生涯。在这一年访学内,主要活动和体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回课堂,学习新知识,领悟新教法


为期一年的访学,刚好经历两个完整的学期:春季学期,从1月13日到5月15日;秋季学期,从8月25日到12月15日。在两个学期内,根据学校国际教育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IE)的安排和个人专业兴趣,参与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认真参与美国文化教育类课程

由于北亚近年来的中国访问学者数量增长较快,为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学者,北亚国际教育中心专门选配了两位教授担当班主任,开设了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一是二十余次的教育文化类讲座,如邀请校内的Miguel教授讲授美国西南地区的族群与历史文化,邀请校内主管图书馆事务的Lisa主讲图书馆资料检索和美国的高等教育问题,邀请主管通识教育的Haddon主讲本科生的通识教育体系,邀请主管印第安学生事务的Catherine主讲印第安霍皮部族(Hopi)的文化和语言,邀请华盛顿特区美国大学传媒学院的Chuang教授讲授新闻媒体与美国少数民族群体的互动关系,等等。二是与课堂讲座配套的实地考察活动,如参加北亚利桑那博物馆(Museum of Northern Arizona)、霍皮村落及其文化中心(Hopi Village and Hopi Cultural Center)、世界遗产地大峡谷(Grand Canyon)、亚利桑那沙漠植物园(Desert Botanical Gardens)等等。三是英语提高课程(English Enhancement Class),内容涉及在美国的餐饮、购物、旅行、教育、家庭、学术写作等等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应用英语的能力和水平

                     


2、积极选修旅游酒店类专业课程

美国的专业设置与中国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在旅游管理领域,旅游(Tourism)与酒店(Hospitality)是完全分开的,前者偏向地理规划等领域,后者则集中于酒店餐饮业。北亚利桑那大学的酒店与旅游归属两个完全不同的学院,酒店是在商学院(The W.A. Franke College of Business)之下的酒店与餐饮管理学院(School of Hotel and Restaurant Management,SHRM);旅游是在社会学院(College of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SBS)之下的地理、规划与游憩系(Department of Geography, Planning, and Recreation,GSP),从School与Department的用法上也可以看出,酒店学院在学校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是学校的主打专业。根据我个人的专业兴趣,我全年共选上了五门本科专业课程和一门研究生课程:酒店管理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会展管理(Meetings, Events, and Conventions Industry Management)、旅游规划与管理(Destination Development)、酒店财会管理(Hospitality Managerial Accounting)、可持续社区规划(Planning Sustainable Communities)以及旅游研究(Tourism Research)。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有三点体会:一是教师非常重视教学工作,教师制定了非常详实的课程教学大纲,课堂教学信息量非常大,经常会邀请客座讲师(Guest Speaker)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课外抽出大量时间回答学生提问。二是学生课程任务非常重,几乎每堂课都有课后作业,过一段时间就有测试,每学期都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学生经常要组队做Presentation。三是互动性强,自由空间大,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老师也经常问“any question”,教师所讲内容能及时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

               

                     


二、走进社区,学习新生活,领悟新文化

除课堂学习外,我也经常利用各种资源走进学校其他各个部门,与学工部门和学院相关人员讨论交流各种事项,还会步入所住公寓与管理人员交换意见,偶尔也进入美国家庭看看他们的日常生活。


1探讨美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在一年的访学期间,有两次学生事务负责人与我们讨论了美国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特殊人群管理问题,主要体会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树立服务学生的主体意识,所有机构和工作人员都是从服务学生,从满足学生需求的角度加以考虑,在新生入学时就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配备专门或兼职的导师,给他们提供本科学习规划指导意见,日常学习过程中可根据预约的时间与导师沟通交流。二是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学校设立了残疾学生管理办公室(Disability Resources ,DR)、心理健康咨询中心(Counseling Services,CS)、印第安学生办公室(Native American Student Services,NASS)等机构,主要负责相应学生群体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如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由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三是按规则办事,虽然有很多特殊群体,但不会因其是残疾人、心理有障碍的人而将考试难度降低,在学习中都是一视同仁。四是学生危机事务管理权责分明,进入大学的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一旦发生因学生本人而引起的意外事件,学校不会为此付出特别精力和金钱,家长也不会到学校里闹事。五是学生能够多途径自由参加学校事务,由于美国高校学费高昂,因此学校会拿出很多工作岗位,如很多部门的前台预约接待岗,甚至是研究生可以直接给本科生上课等具体岗位,既能挣到日常生活费用,也能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生存技能。

 

                    


2、了解美国家庭的日常生活

美国家庭生活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们接触了许多纯正或者是外来而在美国定居的家庭生活,个人体会有三个方面:一是节俭过日子,美国人的收入其实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在日常开支方面却是非常节俭,能够自己动手的绝对不会花钱到外面请人来做,很多人都去像Goodwill之类的二手用品店里淘衣服、淘器具,买汽车也经常是买二手的,这也是美国二手车市场非常健康发达的原因吧。二是动手过日子,如我们到一个退休警察家里参观时,他有一个很大的工作房间,里面有包括中国产车床在内的各式各样的工具,板凳自己做、花园自己建、汽车自己修,美国人几乎就成了一个大百科全书,没有他不能做的事情。三是健康过日子,美国人对于户外活动是非常重视的,每个周末都会组织家人集体前往森林、溪流等地去徒步,我们看到甚至有家庭带着刚会走路的小朋友在景区内徒步登山的场景。当然,美国家庭也有在我看起来不太好的地方,比如喜欢养狗溜狗,而且是将其置于儿子女儿同等重要的位置;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交流较少,虽然互为邻居,但平时很少互相交流,只有到周末礼拜时才在教堂里互相招呼问好。

                    

                    


3、参加校内外学术交流研讨活动

在学术研究领域,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讨论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培养计划,在导师Paul Wiener博士的帮助下,与学院制定培养计划(Plan of Study in SHRM)的负责人Kim Knowles深入交流了教学计划制定的相关细节问题,在此之后还在学院内发放了相关问卷调查,以了解美国学生对于专业认识和学习的态度。二是参加了2014年美国西部亚洲研究学术研讨会(2014 WCAAS,Western Conferenc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该会议是美国研究人员探索了解亚洲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窗口,在此次会议上与相关学者就相关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扩大了研究视角。三是写作相关学术研究论文,在阅读相关文献和实地旅行过程,对于美国的都市游径系统(Urban Trail System, UTS)、附加服务费(Resort Fees)和波浪谷景区(The Wave)的运营管理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据此写作了相关学术论文,目前有1篇已经发表,另外3篇正在审稿过程中。

                   

                    


三、自驾旅行,学习新方向,领悟新业态

我很庆幸自己学习和从教的是旅游专业,因为:旅游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旅游。在美期间,除在课堂上了解美国的旅游产业发展外,更多的还是要走向产业实践。


1、自驾行游的基本情况

我考了亚利桑那的驾照,买了辆二手的道奇车。随后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游历了北亚附近的各个景区,学校这边也组织了一些前往大峡谷、凤凰城和印第安人保留地的活动,对这边的旅游业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春假期间,我们乘飞机到佛罗里达的奥兰多(Orlando),然后租车沿东海岸一直到迈阿密(Miami)、大沼泽地国家公园(Everglodes National Park)、基韦斯特(Key West)等地,总行程约1500英里,了解了美国东南部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在暑假期间,我开车到从弗拉格斯塔夫出发到洛杉矶,然后沿西海岸从圣地亚哥到洛杉矶、旧金山、波特兰、西雅图,再东向去了黄石公园,再南下经盐湖城、拉斯维加斯回到学校,总行程5000余英里,了解了美国西海岸的旅游发展状况。暑假后半段内,用了11天时间,在凤凰城乘飞机到纽约,在机场取了租的车前往波士顿、尼亚加拉大瀑布、华盛顿,最后经过费城回到纽约,自驾行程1500英里。在10月时,我们又前往加州的优胜美地世界遗产地(Yosemite National Park)和死亡谷国家公园(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总行程接近1500英里。11月感恩节期间,我们再驾车前往四角地区,游览了弗德台地(Mesa Verde National Park)、查科文化遗址(Chaco Cultur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和陶斯小镇(Taos)三个世界遗产地以及数个国家公园,总行程1200英里。这样算下来,在美期间,我总共到了18个州1个特区,总自驾里程1万余英里。


2、美国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通过对美国旅游景区和相关城市的实地走访,有以下方面值得思考:

(1)完善的预订网络是旅行的安全基础。在出行前有完善的预订系统,目前大众广泛使用的预订网站包括Kayak、Orbitz、Expedia、Priceline、Booking等等,其中Kayak是一个比价网站,可以搜索最低价位的预订网站;Priceline是一个总价网站,可以通过竞价方式获得一个最理想的酒店。以上预订网站预订的范围都包括了飞机、酒店和租车,部分网站还有游轮或者是景区门票的预订。除了全国范围甚至是全球范围内的预订网站外,很多城市、景区、酒店和租车公司都有自己的在线预订网络,像美国黄石公园内的酒店就必须在其官网上才能预订,纽约自由女神像的通行门票也必须在其官网上下单。在美国预订是个非常安全的选择,首先是能有效保证行程的可靠性,在出发前预订好酒店、门票等就可以减少现场找酒店买门票的时间;其次是支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网上成功支付后,到酒店结账时就可以很快很便捷,这也有赖于美国有非常安全的银行支付系统。


(2)顺畅的交通体系是旅行的可靠保障。在美国考驾照既简单又便宜,我所在的亚利桑那州如果是笔试和路考一起就只交10美元,如果是分开则是17美元;笔试是在电脑上做选题题,仅有30道题,只要答对24道题就可以顺利通过;路考则是用自己借来的车在实际道路上开上两英里左右,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考官给出直行、变道、转弯等简单指令。虽然驾考以及道路规则都非常简单,但是在美国发生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我在访学的城市只看到过一起交通事故。当我自驾在洛杉矶、纽约等大城市时,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非常大,车速也比较快,车与车的间距也很小,但几乎没有看到交警,没有看到电子警察,有时因车流量大而车速很慢,但不至于彻底停顿下来。美国警察往往是“钓鱼执法”,在公路边的某个角落里猛不丁地会出现一辆警车,一旦超速10英里以上或者是出现其他违法情况,警车可能随时闪着灯跟在车后或者是在前面截住去向。一旦违法,警察会直接在警车上打印出罚单,而违法人则要出席由法院的审判活动,罚款额度往往是在100多美元以上。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严格的道路执法体系以及遵章守则的驾驶人员,都是畅通交通体系得以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


(3)全面的环境保护是旅行的资源基石。自1872年建立第一个国家公园以来,目前全美共建有各种类型的国家公园488个。国家公园是美国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满足国民游憩需求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此带动下,各州也相应建立了为数众多的州立公园和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为旅游产业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无论是在国家公园内还是在普通的自然景区,均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了执行生态和文化保护措施,亚利桑那州的一个特殊景区成为了保护的极端案例。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与犹他州交界处的波浪谷景区,英文名为The Wave,是典型的侏罗纪时代纳瓦霍砂岩地貌(Navajo Sandstone),因被侵蚀成为U型波浪纹路而得名,是北亚利桑那科罗拉多高原红崖国家纪念公园(Vermilion Cliffs National Monument)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园总面积达到1133平方公里,海拔从945米到2164米不等,其中波浪谷所在区域占地45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1593米。面对纷至沓来的游客,土地管理局启用了抽签系统来限制每天的游客量,而“每天只准20人进入”的政策无形中成为吸引人们前往的噱头,波浪谷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增强。


(4)低廉的景区门票是旅行的关键因素。虽然美国的人造景区票价高企异常,如洛杉矶迪士尼乐园,一园一天的成人门票价为96美元,一园两天为178美元,一园三天为226美元,四天为250美元,五天为266美元;儿童相应的为90、165、215、235和250美元。但毕竟,前往这类型的景区还并不是常态,人们更多的是去自然景区,以宰恩国家公园(Zion National Park)为例,每车收费25美元,摩托车、自行车和徒步者每人12美元,单个景区的年票费50美元。此外,更重要的是推行了国家公园的年票,全年只要80美元,可以无限次地进入所有国家公园。低廉的门票为大规模的游客进入奠定了经济基础,据国家公园管理局统计,2013年,进入国家公园游览的游客量达到了2.73亿人次,在当地的消费总额达到了146亿美元,提供了23.8万个就业岗位。


(5)高效的管理体制是旅行的重要保证。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垂直管理体系和有效的财政资金保障,避免了多头管理、政出出门的弊病。波浪谷早在1984年就由国会决定收归国家统一管理,而此后根据此地的特殊情况而制定的游客人数控制政策,特别是网上申请和现场抽签的规则,不因其有被抱怨而撤除,不因其有不完善而废止,十余年的坚持使这一政策得到有效传承,这也是垂直管理体制能带来的坚持。相反的,我国的景区因为政出多门,国家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甚至是普通旅游区相互重叠,由此使应该坚持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直接沦为大众游客蜂拥而至的游憩休闲区,每日限制八千、一万游客的承诺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很有必要参考借鉴分类管理、分层管理的思路,使各地域的环境、风景和游憩各归其所。